主编:聂国辉
创刊年:1991年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08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419/R
国内邮发代号:46—16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2(18):1-5.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1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CSS)通过调节自噬 - 溶酶体途径抑制 β– 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大鼠 PC12 嗜铬细胞瘤细胞分化的类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以 Aβ 诱导神经毒性为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神经细胞毒性,采用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和LysoTracker 荧光探针染色观察细胞自噬,采用 Western blot 测定自噬 – 溶酶体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β 在 0.125 ~ 2.0 μmol·L-1 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 PC12 细胞活力,而 CSS 在剂量 250 μg·mL-1 、500 μg·mL-1 均明显抑制 Aβ 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及乳酸脱氢酶释放(P < 0.0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 CSS 激活 Aβ 诱导的细胞自噬和溶酶体活性;CSS 可抑制细胞 mTOR 磷酸化和增加 LC3–II/LC3–I 水平,促进自噬体形成。结论:CSS 抑制 Aβ 诱导的神经毒性,可能与其调节自噬 – 溶酶体途径有关。
2022(18):6-10.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2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S–VATS)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I–VATS)切除纵隔肿物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收治的 143 例患有纵隔肿物的患者,其中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有 128 例,按照观察性 研究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53 例采用 S–VATS 切除纵隔肿物,对照组 75 例采用 I–VATS 切除纵隔肿物。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临床观察指标〔手术后引流管的留置时间、 胸腔的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24 h 疼痛评分、是否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 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重症肌无力史和高血压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 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后胸腔的引流量、手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 24 h 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S–VATS 切除纵隔肿物有更良好的手术视野和手术安全性,与 I–VATS 相比,在手术切口疼痛 和住院费用方面占有优势,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手术后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近期生活质量。
2022(18):10-13.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3
摘要:〔摘 要〕 目的:分享结直肠肛门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3 月深 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 6 例因自身原因或误吞不能消化的异物需要经腹手术或经肛门取出的患者的临床资 料,总结结直肠肛门异物取出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6 例患者中,1 例在腰麻下经肛门取出异物,1 例在无麻醉下 通便灌肠经肛门排出异物,1 例在局部麻醉下经肛门取出异物,3 例在无麻醉下经肛门取出异物,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 10 ~ 60 min,均未发生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肛管黏膜皮肤损伤、腹盆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 1 月未 见便血及肛周感染等,恢复良好。结论:对于结直肠肛门异物取出技术成熟的手术团队,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选择 合适方法的前提下,将不同方法应用于异物取出术中,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2022(18):14-17.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4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规范酮铬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康达 学院附属涟水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干预前)和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干预后)住院患者的酮 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使用资料,其中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临床药师通过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不合理 用药的原因并进行干预。随机抽取两个时间段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使用患者的病历各 100 份,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 者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的使用数量、使用合理率和不合理用药类型情况。结果:干预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 使用量下降幅度达 81.33 %;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临床药师干预 有利于规范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2022(18):17-20.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5
摘要:〔摘 要〕 目的:建立福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 25– 羟维生素 D〔25(OH)D〕参考区间,并分析不同性别间、 不同年龄间血清 25(OH)D 的差异。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体检的 401 例健康人群,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 25(OH)D 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参考区间。结果:本研究建 立的血清 25(OH)D 参考区间为 12.30 ~ 44.87 ng·mL-1;以性别分组,男性的血清 25(OH)D 浓度高于女性,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年龄分组,30 ~ 39 岁组和 40 ~ 49 岁组间血清 25(OH)D 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其余组间比较显示年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福州地区健 康人群血清 25(OH)D 参考区间为 12.30 ~ 44.87 ng·mL-1,血清 25(OH)D 水平与性别、年龄有相关性,男性高 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
2022(18):21-24.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6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 120 例重症肺炎患者,均为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开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应用高流 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辅助吸氧。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对各项治疗指标(血清炎症因子、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 析及生活质量)展开比较,并比较组间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更短,且住院时间也更短。在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的 血清炎症因子各项指标的水平,观察组均更低。组间比较,观察组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量 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更高,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更低。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中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的 治疗中,应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可减轻炎症反应、肺通气功能障碍及动脉血气紊乱,提升生活质量。
陈 昱,林世水,邱美光,詹儒东,刘国铭,胡 旭,李建华,高尚君,周仕国
2022(18):24-27.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7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唑来膦酸联合在胸腰椎骨质疏 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治疗的 62 例胸腰椎 OVCF 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1 例。对照组实施 PVP/PKP,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3 个月、6 个月 Cobb 角和椎体前缘高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 型胶原 C 端肽(CTX–1)、椎体骨密度(BMD),治疗结束后随访 1 年再骨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3 个月、6 个月 Cobb 角均小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3 个月、 6 个月 VAS、ODI 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3 个月、 6 个月的 BALP、CTX–1 水平低于对照组,BMD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PVP/PKP 联合唑来膦酸治疗 OVCF 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椎体功能,调节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再发生。
2022(18):28-30.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8
摘要:〔摘 要〕 目的:观察应用腕踝针针刺治疗对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麻醉方案、药物剂量及检查期间和检查后患者麻 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200 例选择无痛胃镜 检查的无重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纳布啡和异丙酚方案常规麻醉,待患 者意识消失后开始胃镜检查,若患者术中因扭动而影响操作,可酌情静脉注射异丙酚缓解患者不适。对照组患者给予 支持治疗及生命体征监护,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腕踝针针刺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情况,检查过 程中异丙酚用药总剂量,麻醉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检查后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以及操作人员和患者对检查的满意 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自主行走时间 短于对照组,异丙酚用药总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低氧血症、低血压、 呃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显著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操作人员和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运用腕踝针针刺治疗能够优化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麻醉处方方案,在不影响检查操作及检 查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的情况下,显著减少检查过程中异丙酚用药总剂量,进而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自主活动时间, 降低了患者检查过程中呃逆以及操作完成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益于临床中无痛胃镜检查的 开展、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2022(18):31-33.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09
摘要:〔摘 要〕 目的:滋肝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厦门市思明区开元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门诊治疗的 80 例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的先后顺 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 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肝补肾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积分及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压指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者患者各项血压指标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 察者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 %,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 %,低于对照组的 12.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以滋肝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 减小其晨峰幅度和脉压差的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安全性更高。
2022(18):34-36.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0
摘要:〔摘 要〕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联合针刺天枢穴治疗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福建省福能集团总医 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便秘患者 102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51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歧杆 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天枢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 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 (PAC–QOL)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针刺天枢穴治疗慢性便秘可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 有效改善其便秘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2022(18):37-39.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1
摘要:〔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性尿频患儿治疗中小儿尿频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7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儿科收治的神经性尿频患儿 100 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 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尿频汤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症状评 分、每日小便次数、小便间隔时间、临床疗效、尿频症状消失时间、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满意度。 结果:治疗 2 个疗程以后 2 周观察组患儿尿频、尿急评分、每日小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小便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96.00 %,高于对照组的 6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儿的尿频症状消失时间为(4.18 ± 1.01)d,短于对照组的(9.27 ± 1.15)d,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复发 2 例(4.00 %),低于对照组的 12 例(2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00 %,低于对照组 1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家长 满意度为 88.00 %,高于对照组 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神经性尿频患儿治疗中小儿尿频 汤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改善尿频症状及降低复发情况。
2022(18):40-42.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2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中以中西医结合方式开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68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数字表随机规范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 患儿给予西医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肺利咽汤开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 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6 %,高于对照组的 7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94 %,低于对照组的 17.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 CD3+ 、CD4+ 、CD4+ /CD8+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D8+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 CD3+ 、CD4+ 、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CD8+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儿家属满意度为 97.06 %,高于对照组的 8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中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2022(18):43-46.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3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福清市第三医院及福清市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 210 例,按照治疗 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 10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炎症细胞因 子(白细胞介素 –6、超敏 C 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 –9)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6、超敏 C 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 –9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性 心脏病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22(18):46-49.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4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 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 心功能等级、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血脂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 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纤维蛋白原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不同程度 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西医药物联合麝香保心丸对于冠状动脉微循环 障碍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控制心绞痛,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
2022(18):50-52.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5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在眩晕患者中采取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方案,对其脑血流动力学水平、不良反应以 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因眩晕接受治疗的患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倍他司汀单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强力定眩片联 合倍他司汀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脑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基底 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3 %,高于对照组的 77.2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同时联合强力定眩片,可以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 前提下,更好地改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疗效。
2022(18):53-55.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6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对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给予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 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 用语言训练基础上予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 活以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86.67 %,高于对照组的 5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方法于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的有效应用,可将治疗效果显著增强,于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将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可促进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获得良好预后。
2022(18):56-58.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7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痔疮手术患者应用外敷黄连膏联合口服益气活血方治疗对创面出血及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4 例痔疮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外敷凡士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外敷黄连膏联合口服益气活血 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 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62 %,高于对照组的 78.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d、术后 7 d 观察组 患者创面疼痛、水肿、渗液、范围及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 合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痔疮手术患者应用外敷黄连膏联合口服益气活血方治疗可有效减 轻创面疼痛,促进创面尽快愈合,还可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升整体疗效。
2022(18):59-61.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8
摘要:〔摘 要〕 目的:探究运动训练联合循经选穴针刺对原发性失眠(P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 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06 例 PI 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53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循经选穴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 察组患者 AIS、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睡眠总时间(TST)、 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睡眠 Ⅲ ~ Ⅳ(S3 ~ S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TST、 REM、S3 ~ S4 均有不同程度延长,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ST、REM、S3 ~ S4 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运动训练联合循经选穴针刺可 有效改善 PI 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022(18):62-65.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19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PTB)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Mtb)分泌蛋白 MPT64、白细胞介素 –12(IL–12) 及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以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 PTB 患者 56 例 为观察组,根据病程分为 PTB 活动期 30 例,稳定期 26 例。另取同期体检健康人 56 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 MPT64、IL–12 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 并对外周血 MPT64、IL–12 与 T 淋巴细胞亚群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MPT64、IL–12 及外周 血 CD3+ 、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 CD4+ /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PTB 患者外周血 CD4+ 以及 CD8+ 均与 MPT64、IL–12 呈正相关,而 CD4+ /CD8+ 与 MPT64、 IL–12 呈负相关。结论:通过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 MPT64、IL–12 变化情况,可为 PTB 的诊断、治疗以及预 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分析肺结核(PTB)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Mtb)分泌蛋白 MPT64、白细胞介素 –12(IL–12) 及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以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 PTB 患者 56 例 为观察组,根据病程分为 PTB 活动期 30 例,稳定期 26 例。另取同期体检健康人 56 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 MPT64、IL–12 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 并对外周血 MPT64、IL–12 与 T 淋巴细胞亚群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MPT64、IL–12 及外周 血 CD3+ 、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 CD4+ /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PTB 患者外周血 CD4+ 以及 CD8+ 均与 MPT64、IL–12 呈正相关,而 CD4+ /CD8+ 与 MPT64、 IL–12 呈负相关。结论:通过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 MPT64、IL–12 变化情况,可为 PTB 的诊断、治疗以及预 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2022(18):65-68.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0
摘要:〔摘 要〕 目的:比较血管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在磁共振成像(MRI)下的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 VD 与 AD 患者资料,分别选取 39 例纳入研究。比较 两组患者 MRI 检查特征。结果:AD 患者海马结构体积、脑白质疏松体积小于 VD 患者,海马体高度低于 VD 患者, 颞角宽度、外侧裂宽度、三脑室宽度均大于 VD 患者,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轻于 VD 患者,海马结构萎缩、脑室改变 发生率高于 VD 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D 患者主要可见海马结构萎缩特征,VD 患者 主要可见脑白质疏松特征,两种疾病在 MRI 下可见不同的表现特征。
2022(18):69-71.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1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厦门市中医院 ICU 收治的 137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37 例 ICU 患者送检标本 816 份,分离出真 菌 410 株,均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 ICU 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410 株深 部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及克柔假丝酵母菌,分别占比 39.51 %、17.07 %、 11.22 %、10.00 %;410 株深部真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粪便及引流液,分别占比 38.05 %、18.05 %、15.61 %、 6.83 %;克柔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在 15.00 % 以上,对 5– 氟尿嘧啶、两性霉素 B 及制霉菌素较敏感,其中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在 50.00 % 以上;白色假丝酵 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在 5.00 % 以上,对 5– 氟尿嘧啶、两性霉素 B 及制霉菌素较敏感。 结论:ICU 深部真菌感染标本以痰液为主,菌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且不同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结合 ICU 患 者的病原菌情况,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2022(18):72-74.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2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硫必利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2 月 至 2021 年 3 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首次接受治疗的 69 例抽动障碍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4 例)与观察组 (35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硫必利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硫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 效、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 有效率为 94.29 %,高于对照组的 73.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 周后、治疗 12 周后两组患儿 YGT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 4 周后、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患儿 YGT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 4 周后、治疗 12 周后两组患儿血清多巴胺(DA)、γ– 氨基丁酸(GAB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5– 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 4 周后、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患儿 DA、 GAB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HT、N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硫必利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疗效显著,并能 改善患儿神经递质水平。
2022(18):75-77.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3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及对术后 谵妄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 82 例展开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其中对照组 41 例患者在手术中持 续静脉泵注 0.9 % 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 41 例患者在手术中持续静脉泵注 DEX,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 3 h、 6 h、12 h 和 24 h 的认知功能和疼痛评分以及麻醉恢复质量,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 3 h、6 h、 12 h 和 24 h 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心理支持和疼痛 5 个维度麻醉恢复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 中持续静脉泵注 DEX 可保证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麻醉恢复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谵妄的发生, 安全性较高。
2022(18):78-80.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4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比卡鲁胺联合放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对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 年 5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外科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其中观察组 45 例,对照组 45 例,两组均按常规临床路径接受规范标准治疗,观察组给予比卡鲁胺联合放疗, 对照组给予放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代谢指标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 率为 73.33 %,对照组为 51.11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 1 个月、 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6 个月的血清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患者治 疗后 6 个月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总睾酮(TT)、 游离睾酮(F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两组患者的贫血、去势综合征、 肝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比卡鲁胺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前 列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但对代谢指标影响不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2022(18):81-83.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5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多柔比星脂质体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7 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74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 35 例、对照组 39 例。观察组采用多柔比星脂质体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 生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检查结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 85.71 % 高于对照组 64.1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Ⅰ ~ Ⅱ 度的恶心呕吐、心肌酶异常、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健康 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低于化疗前,但观察组患者的 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化疗后,对照组患者的 LVEF 低于化疗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化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中,与表柔比星相比,多柔比星脂质体对患者的毒副反应、LVEF 和心电图的影响小。
2022(18):84-86.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6
摘要:〔摘 要〕 目的:探究调 Q 1064 nm 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促黑素(MSH)水 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于整形外科就诊的 158 例面 部黄褐斑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79 例)和观察组(79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 Q 1064 nm 激光治疗,与强脉冲光治疗间隔 1 周。治疗后随访 3 个月 ~ 1 年,评估两组患 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评分、黑素细胞刺激素(M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和血清环氧化酶 –2(COX–2)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MAS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SH、COX–2低于对照组, VEGF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调 Q 1064 nm 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黄褐斑安全、 有效,可降低 MSH 水平,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2022(18):87-89.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7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4 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 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6 min 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 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3 %,高于对照组的 84.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 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肌钙蛋白 I、肌酸激酶同工酶、Tei 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左心射血分数、6MWT、 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增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肌钙蛋白 I、肌 酸激酶同工酶、Tei 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6MWT、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可增强患者临床疗效,对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进行 改善,减轻心肌损伤,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
2022(18):90-92.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8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前庭刺激联合标准化体位变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严重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给予常规对症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庭刺激联合 标准化体位变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意识状态〔昏迷恢复 量表(CRS–R)评分〕、清醒时间、功能独立性〔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及脑功能变化〔脑电图(EEG) 改良分级标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77 %)高于对照组(74.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GCS、CRS–R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 GCS、CRS–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FIM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EEG 分级中 Ⅰ ~ Ⅱ 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Ⅲ ~ Ⅳ 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前庭刺激联合标准化体位变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昏 迷程度、意识状态及生活独立性,延长患者苏醒时间,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
2022(18):93-95.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29
摘要:〔摘 要〕 目的:探究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 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诊治的 76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 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血脂、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 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水平、炎症反应。
2022(18):96-99.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0
摘要:〔摘 要〕 目的:研究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 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2 月收治的 86 例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 各 43 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tDCS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吞咽功能 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02 %)高于对照组(72.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ASA)、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标准 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疼痛、生理 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 tDCS 治疗,可促进疗效提高,有利于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2(18):99-101.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1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治疗对强制医疗住院患者精神症状与暴力风险评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 40 例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接受治疗的强制医疗住院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安全防护等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参与心理治疗,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通过 FoVOx 评估患者暴力风险行为,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进行社会功能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精神状态评定,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暴力风险行为、精 神状态与社会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暴力风险高风险占比低于对照组,低风险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 SSFPI 评分更高,BPRS 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SQLS 评分的各项目评分与总评分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社会、症状 / 副反应、动机 / 精力评分及总分均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强制医疗住院患者参与心理治疗有利于减轻精神症状,降低暴力风险,对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2022(18):102-104.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2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 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接受宫腔镜电切术的 80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纳入观察组,另 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05 年 6 月至 2006 年 12 月接受传统治疗的 60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 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中失血量少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 间、术后 12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出院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 12 h 的 VAS 评分、月经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长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水中毒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贯穿子宫肌层 损伤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 1 年内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有助于减少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 息肉患者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与复发风险。
2022(18):105-108.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3
摘要:〔摘 要〕 目的:研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 期间于阳江市妇幼保健院诊疗的 102 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50 例,采取蒙脱 石散治疗;观察组 52 例,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免疫球 蛋白(Ig)A、IgG、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 和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均更短,IgA、IgG、IL–10 均更高,TNF–α、 IL–6 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能够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功能,促进其症状 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2(18):108-110.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4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切口胸腔境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 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行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患者 92 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剑突下入路 组 52 例及经侧胸入路组 4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 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经剑突下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侧胸入路组,术后 24 h VAS 评分 低于经侧胸入路组,但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长于经侧胸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 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较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经剑突下切口胸腔 境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但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2022(18):111-113.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5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8 月于 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60 例。对照组应用卡马 西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和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 前后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7 %) 比对照组(65.0 %)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间功能、睡眠质量、催眠药物、 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 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可以 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和疼痛感,且安全性高,并可以推动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提高。
2022(18):114-116.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6
摘要:〔摘 要〕 目的:探究对面部烧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方法:选取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 80 例需手术的面部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措施)与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各 4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 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 组患者的病房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面部烧伤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能使患者保持愉悦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022(18):117-119.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7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早期智护训练对足月窒息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接受治疗的 380 例足月窒息新生儿,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9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基础上联合早期智护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 3 个月、6 个月的身长、体质量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第 14、28 天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第 7、28 天的焦虑、抑郁、消极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第 28 天的积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足月窒息新生儿实施早期智护训练可 有效促进患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并利于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
2022(18):120-122.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8
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9 月 至 2021 年 2 月诊治的 80 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 常规护理,观察组并行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心理状态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急救、 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 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 HAMA 及 HAMD 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应用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针对干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能够有效提升其 急救效率,改善其心理状态及预后效果。
2022(18):123-126.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39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改进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项目管理流程对提高地中海贫血产前初筛完成率,降低严重地中海 贫血儿出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12 月(改进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项目管理流程前)在深圳市第二人民 医院初次产检行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的夫妇设为对照组,2019 年 1 月至 12 月(改进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项目管理流 程后)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初次产检行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的夫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夫妇首次产检常规按照深 圳市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项目管理流程执行地中海贫血初筛:行双方血常规检查,有一方或双方的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和(或)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异常,需双方再次返院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若双方血常规 的 MCV 和 MCH 均无异常,则地中海贫血初筛正常完成;观察组实施改进后的地中海贫血初筛流程:在夫妇进行血 常规采血的同时,两人各多抽取一管血留作备用,若一方或双方的 MCV 或(和)MCH 异常,可立即进行双方血红 蛋白电泳分析,若双方血常规的 MCV 和 MCH 无异常,则地中海贫血初筛正常完成,预留血样丢弃或告知孕妇夫妻 可用作其他检验项目。比较两组夫妇血常规异常率、后续 1 个月内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检测率、地中海贫血初筛完成率、 分娩孕前未诊断的中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情况等,评价改进产前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项目管理流程的效果。结果:最终观察组纳入 2851 对夫妇,对照组纳入 3012 对夫妇。对照组夫妇的产前初筛完成率为 90.11 %,观察组夫妇为 99.93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血常规异常夫妇的血红蛋白分析率为 67.54 %,观 察组为 100.0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分娩 1 例中重型 α 地中海贫血患儿,且孕妇 在分娩孕前未诊断,观察组则无;两组均不存在中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患儿。 结论:改进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项目管理 流程可有效提高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检测率和地中海贫血产前初筛完成率,有利于降低严重地中海贫血儿数量。
2022(18):127-129.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40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轻症肺炎患儿在门诊执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采用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门诊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 60 例轻症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 方式,另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门诊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 60 例轻症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规范化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时长、治疗方案执行有效性及处方出错率、管理满意度 方面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依从率 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长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 执行有效性(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处方出错率为 3.3 %, 对照组处方出错率为 15.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为 98.3 %,明显高于对 照组管理满意度 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轻症肺炎患儿的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施行规范化 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长,提高方案执行有效性,减少处方出错率。
2022(18):130-132.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41
摘要:〔摘 要〕 同位素治疗手段及医学显像技术在医疗科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趋势之下,放射性治疗 药物在临床中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其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但同时还需要意识到,放射性治疗药物的应用,本质上 对于患者及医护工作人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辐射影响。碘 131 主要在一些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进行应用, 其具备明显的靶向性治疗优势和价值,并且碘 131 还可以用于标记多种化合物,在临床中的肝、胆、肾等器官疾病的 诊断过程中均有运用,为了碘 131 在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就需要注重辐射防护方法的应用。本研究针 对碘 131 治疗期间辐射防护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目的在于提升碘 131 治疗效果和辐射防护效果。
2022(18):133-136.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8.042
摘要:〔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饮食方式的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持续上升,高尿酸血症 引起的肾脏损害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严重者可导致尿毒症,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 期寿命。因此高尿酸血症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大部分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尿酸药 物,临床可选用西药较少,且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部分药物存在肝肾功能损害和潜在的心血管风险,临床应用受限, 在保护和恢复肾功能方面疗效欠佳,因此寻找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药在降尿酸 延缓肾脏病进展方面颇具前景。本文作者通过国内外文献,对中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了 解中西医治疗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借鉴。
主编:聂国辉
创刊年:1991年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08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419/R
国内邮发代号:46—167